(作者: 筆耕)面對天災人禍降臨時,古代聖明的君主會如何對待呢?在此以商湯、唐太宗、康熙帝為例,讓各位知曉三位明主的尊信神佛的基本態度及處理事情的能力。
在說過去歷史之前,先讓各位看一段文字:
司巫身著華美的服飾,率令群巫為全國大旱而進行著莊嚴盛大的舞雩,懇請天帝降下甘霖;神仕在冬至這天恭敬地舉行著祭祀天神的儀式,他的口中低聲念著難以捉摸的詞句,祈求天神收回這可怕的瘟疫;保章氏抬頭仰觀日月星辰,心中思索著星辰異動將導致的凶吉變化,並連夜寫好規勸君王的諫言。
初看此段話,您可能會認為這是現代玄幻小說中的某段劇情。可實際上,這是周代設官分職的政典--《周禮》一書中記載的其中幾個官職的「行政職能」。
這些為祭祀禱告和預測天象而專門設立的國家職能部門和所屬官職,如果以現代人的觀念來看一定會嗤之以鼻:這不是舉全國之力大搞「封建迷信」活動嗎?真是愚昧的古人啊!
話雖如此,可是每當天災人禍來臨時,人們卻又顯得如此茫然無措。特別是近兩年的新冠疫情中,在付出上億人感染和幾百萬人死亡的代價後,人類卻仍舊束手無策時,許多人都在思考:為何病毒會如此的智能?人類有可能戰勝病毒嗎?這場災難到底何時能過去?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把目光投向古代中國,看看聖皇明君在面對天災人禍時是如何對待的。
自我犧牲的商湯
土地龜裂,江河斷流,莊家絕收,一切苦難似乎並未因夏桀的覆滅和商湯的即位而消失。自旱災開始,商湯就命人在郊外向天禱告:「不是因我們的王政事無節制法度?是不是使人民受了疾苦?是不是因官吏受賄貪污?是不是因小人讒言流行?是不是有女人干擾政事?是不是宮室修得太大太美?為何還不快快下雨呢?」
然而,好幾年過去了,同樣的禱詞不知道念了多少遍,可大旱仍在威脅著百姓的生命。於是商湯命史官占卜,史官占卜後說:「祭祀時除了要用牛羊作犧牲外,還要用人牲。」
商湯沉吟後說:「我是為民請雨,如果必須以人為祭祀的話,就請用我之軀體來祭天吧。」於是商湯沐浴潔身、剪髮磨甲,在桑林這個地方向上天禱告說:「如果我一人有罪的話,請上天不要禍及萬民;如果萬民有罪的話,我願意一人承擔。不要因為我沒有才能,使天帝鬼神傷害百姓的性命。」
禱告完畢,湯便坐到枯柴上去。
左右正要點火,突然烏雲四合,大風乍起,殷商的天下迎來了第一場甘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