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精神年齡和生理上的年齡不一定一樣。有的人年紀輕輕,思想境界很高,為人處事穩重大方,人們就讚許這樣的人為「成熟」。而所謂「不成熟」的人,通常指社會上的很多的成年人,歲數不小了,說話辦事顯得毛躁幼稚,境界不高,格局不大等等。
生活中不成熟的人有待自我反省,有意識地提升精神層次,而在職場上,有沒有不成熟的人呢?特別是現在到處講學歷,有沒有高學歷,高智商,有一定能力,表面上看是個人才,實際上不太成熟的人呢?答案肯定是有的。職場上不成熟的人才,在人際關係和業績上往往造成隱患。大致說來,不成熟的人才有以下5種類型和表現:
1、氣球型
有的員工看上去踏實,不做出格的事,甚至挨了批評也默不作聲,很老實。但他沒有自驅力。你不推,他不動,按部就班,日復一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沒有積極性,就看得見眼前的活兒。比如說,部門要干一個大項目,領導還需要像給氣球打氣一樣不斷的給他打氣。總是需要依靠別人的激勵來驅動,需要靠領導去逼迫,需要制度來驅動?這樣的人才當然是不成熟的。
公司在衡量員工時,首先考慮的就是這個員工是否有自驅力。看一個員工能否提拔為領導,就看他能否自我激勵。能夠自我激勵的人,就是能夠自我驅動的人。
2、玻璃心型
這種人工作細緻,一絲不苟,但他的完美傾向使他很容易受到外來壓力和其他人情緒的影響。比如,工作壓力大,被老闆批評,情緒很難恢復。玻璃心型人才一旦陷入情緒的低谷,就會易怒,容易被別人一兩句話帶動。如果一個非常容易情緒化,說明這個人的心很小,是不成熟的。
玻璃心型人才在職場中,很容易跟別人發生摩擦。他自己形成自我保護的情緒,受點刺激甚至對其他部門進行攻擊。
有的領導對下屬粗暴,苛責、動輒訓斥、謾罵,這樣的領導很可能也屬於「玻璃心型」人才。
3、躺平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