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最后一个鲜为人知

0
48
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多条,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达1200多条,总长超过5000公里。 (图片来源: Colegota/维基百科)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工程,其中有三大工程因其古今影响深远,而并称「古代三大工程」,前两个更是举世闻名,但最后一个就鲜为人知了。
一、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击匈奴,将秦、赵、魏、燕各国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现存的长城遗蹟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长城遗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等15个省市自治区。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总结出「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成为军防布局的重要依据。长城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二、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也称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达杭州,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深深的影响了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
据历史记载,大运河是由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开始凿造的,到隋炀帝杨广时才初具规模,之后又在元世祖忽必烈时再度扩建,在元、明、清三代这500多年间,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开凿与航运是应历史而生的结果。它随着中国繁荣的东移而发展,又随着海运的兴起而衰落。许多历史事件,朝代的生存和发展都与大运河都有密切的关系。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内,大运河一直是中国的运输大动脉。 一旦运河的通航情况不理想,整个国家的发展必定受到影响,所以历代都特别注重运河的开发及整治。
三、坎儿井
吐鲁番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素有「火洲」、「风库」之称,但很久以来这里就有大片绿洲,「坎儿井」就是奥秘。
「坎儿」即井穴,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坎儿井由立井、暗渠、明渠三个部分组成,在盆地边缘由高向低打若干口立井,再将立井逐次从地下挖通边境成串,水便从地下引出地表。
坎儿井群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一种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竖井的深度和井与井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愈向上游竖井愈深,间距愈长,约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竖进愈浅,间距也愈短,约有10米到20米。竖井是为了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的。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联接,可以把几十米深处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来。
据记载,汉武帝时在今陕西大荔县修筑龙首渠,于商颜山(今大荔县北的铁链山)开凿十余里的隧洞工程,运用了井渠法:「因岸善崩,乃凿井,深者达四十余丈,……井下相通行水。」汉通西域后,塞外乏水且沙土较松易崩,就将「井渠法」取水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坎儿井的发展和应用是由「井渠法」而来。坎儿井适应当地易渗漏和蒸发快等特点,后来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成为古代新疆地区的主要灌溉设施。
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多条,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达1200多条,总长超过5000公里。参观过坎儿井的人,无不为它设计构思的巧妙,工程的艰巨而赞叹。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据史料记载,由于清朝的倡导和屯垦措施的采用,坎儿井曾得到大量发展。清末大臣林则徐在吐鲁番时,对坎儿井大为赞赏。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则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垦地,途经吐鲁番县城,在当天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弱,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坎儿井的清泉浇灌滋润吐鲁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
然而,由于近几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天气暖化让坎儿井的水源越来越稀少,如今的坎儿井已经面临着灭顶之灾。
责任编辑:穆瑶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