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书《小人经》 教你如何破解小人(图)

0
18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图片来源:志清 看中国)

《荣枯鉴》又叫《小人经》,作者是五代的冯道。冯道在五代整整经历了5个朝代,12个皇帝,在朝40多年,身在乱世,却是官场不倒翁。冯道以独特的视角写下了自己对小人的观察,警醒后人识别身边的小人,免受小人的伤害。

曾国藩曾评价说:「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实乃二千年不二之异书也。」《荣枯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评述小人「智慧」的专著,也是一部破解小人,洞悉敌人,永葆不败,如何做人的经典谋略著作,堪称千古奇文。

一、怎样识别小人? 看五个明显特征

1、「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

君子不愿意拉帮结派,小人有一帮狐朋狗友。君子交朋友是交心,小人交朋友是交利。所以对于君子而言,朋友贵在精;对于小人而言,朋友贵在多。

如果一个人身边的酒肉朋友特别多,小人无疑。

2、「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

内心有仁德的人愿意用行动来感恩,而小人一般只在口头上感恩。滴水之恩,当思涌泉。君子受到一个人的恩惠,内心充满感激,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小人受到一个人的恩惠,会觉得这是自己占了便宜,只会想着如何再多占一点,至于报恩,完全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如果一个人知恩不图报,多半是小人无疑。

3、「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君子为群众考虑,让大家高兴,小人只会讨好上面的领导。一个人选择为大部分人考虑,还是为自己的顶头上司考虑,决定了一个人的人品。君子为大部分谋福祉,他们关心的是是非曲直。小人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他们只关系领导是否高兴。

如果一个人枉顾事实,一味迎合上司,小人无疑。

4、「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

君子不能忍受精神上的侮辱,小人不能忍受肉体、物质上的困苦。孟子曰:舍生取义。对于君子而言,自己的志向、原则不容玷污、不容践踏,他们把节义看的比生命还重要。对于小人而言,原则是可以出卖的,操守是可以议价的。

如果一个人对物质看得太重,对精神看得太轻,那么他就有为了利益出卖原则的可能,小人无疑。

5、「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君子讲规则、讲原则,他们相信并且遵守。小人则把规则当成工具,寻找他们的漏洞来为自己谋利。

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丝毫敬畏,毫不掩饰地把道德当成遮羞布,把底线当成自己议价的筹码,那么这个人是小人无疑。

二、遇上小人怎么办?守住五要点

1、「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

仁义有时候会拖累君子,却容易放过小人,所以,不要做滥好人,对小人要收起你的善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对待君子有君子的方式,对待小人就要用小人的方式。只要内心无愧就好。

2、「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小人之所以是小人,是因为他们欺软怕硬,遇到比它硬气的,他们就怂了。所以对待小人,千万不要怕,据理力争,让他知道你不是善茬。小人不同于恶人,恶人自有恶人磨,而小人,只要比他们更硬,他们就老实了。

3、「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和小人相处,如果无法避免共事,就要隐藏好自己。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观点,不要轻易告诉他自己的好恶,不要在他面前吐槽身边人。你的无心之言,很可能成为他攻击你的武器。顺应形势,善于隐藏自己,等待合适的时机。

4、「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

心里窝火不要表现出来,内心忌惮他却对他很恭敬,他心眼再坏也要上当。面对小人要懂得示弱,俗称「扮猪吃老虎」。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他们瞧不上你,觉得你啥也不行,慢慢就会放松警惕,这个时候反戈一击,事半功倍。

5、「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

小人是不讲理的,和他们讨论原则底线,没有意义。小人秉行的是另一套世界观,他们是不可能被说服的。所以面对这些人,不要摆事实讲道理,除了让他们记恨你,没有其他用处。夏虫不可以语冰。和他们争论纯属浪费口舌,能够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最好不过。

责任编辑:家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