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0
76
文征明《倣赵伯骕后赤壁图》之古代夫妻。(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作者: 清风)公元802年,出身豪门的韦丛下嫁贫困潦倒的元稹,两人在婚后的七年时间里,同甘共苦。因此,在韦丛死后,元稹便以五首悼亡诗寄托相思。闻名华人世界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便是其中的第四首。
古代诗人为爱情所创作的诗词如璀璨星辰,举不胜举,而《离思》则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关于她的解读也一般着重于作者用典的巧妙和高超,对妻子情感的真挚和含蓄。虽表现的是个人的情感,却又气势洪大,意境广博。
古代讲夫妻要从一而终,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佛道也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包括夫妻姻缘均与前世前生有关,是命定的,应该好好珍惜,哪怕是恶缘也要想办法去善解。况且,除了感情之外,还讲究恩字。
这首诗如果我们跳出常人思念哀悼和文学技巧的层次,就会发现她其实巧妙地表达出了夫妻之间的恩。韦丛出身豪门,嫁给当时贫困潦倒的元稹,和他同甘共苦,其实表现的就是夫妻之间的这个恩字。韦丛故去后元稹不再碰别的女子,同样也是在给世人演绎夫妻之间的这个恩字,只是在这里用文字表达了出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上是说看过「沧海水」、 「巫山云」之后,其它地方的水和云已经很难再入诗人的眼底了,实际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第三句以花喻人,即使走进百花盛开、清馨四溢的花丛里,也懒于回首,无心去欣赏那些映入眼帘的盛开的花朵,表示对女色绝无再留恋眷顾之心。 这里的「半缘修道半缘君」仔细琢磨是很有意思的,唐代的修炼氛围很浓,许多的大诗人同时也是修道者,但直接表明自己在修道的则很少,这里元稹直接讲自己在修道,但我们知道修炼必须要放下对情的执著,而元稹很显然是没有放下的,这里看似是有些矛盾,却也显得很正常、不矛盾,因为修炼是有过程的,情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放下,而这里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元稹是在演绎在神认可的人类社会里夫妻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一个家庭里丈夫对妻子朝三暮四,同床异梦,(反过来也一样),这样的家庭多了,这个社会就是背离了普世价值的,必然是不稳定的,现代的人类社会未婚同居,婚外恋,三角恋等层出不穷,大家见怪不怪,因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水准整体在急剧滑坡。
未来人类社会是美好的,未来夫妻之间的感情必然回归传统,元稹和韦丛这一对古代夫妻其实也是给大家当了好榜样。元稹对妻子感情真诚,加上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才能够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责任编辑:隅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