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退學潮:師生倍速流失 教師移民飆七倍

0
57
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前景不安加深,爆發退學、移民潮。(圖片來源: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1年12月3日訊】《國安法》下香港爆發移民潮,影響陸續浮現。一項最新發表的「學生退學及教師離職問卷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剛過去學年(2020/21)學生退學人數較上年度急升1.7倍至4,460人,平均每校有32人退學,當中六成人離開香港,教師離職移民的升幅更高達七倍。調查機構指人才流失直接影響香港的未來,如何重建信心,值得深思。
《立場新聞》報導,該份研究報告由中學校長會及中文大學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於12月1日公布,調查則於今年9月至10月間進行,由中學校長完成自填式問卷,共收回140份,當中八成半來自資助學校、一成來自直資學校,其餘5%為官立學校及私立學校。調查強調「純以教育角度」探討教育議題,不涉任何政治考量。
調查顯示,剛過去的2020/21學年,學生退學情況較前兩年進一步惡化。2018/19及2019/20兩個學年的退學人數均約為2,700人,平均每校約20人退學。但上學年退學人數飆高至4,460人,升幅達到1.7倍,平均每校32人退學。
調查發現,初中生退學的情況較為嚴重,由前兩年比高中生略高,升至接近高中退學人數的兩倍。至於退學學生的去向,離開香港的佔6成,同樣較18/19及19/20學年的3成半和近5成比例更高。
教師方面,20/21學年教師離職數字飆升,離職人數為987人,平均每校7.1位教師離職,相較於18/19和19/20學年的517人及498人離職,升了近一倍。移民、提早退休的教師數字大幅增加,其中移民教師人數升幅達七倍多。未達退休年齡的離職教師當中,擁有10年以上教學經驗者從前兩個學年的近四成飊升至五成多。
調查又顯示,18/19和19/20年教師離職的原因,主要涉及學校工作環境、個人就業或晉升機會。但到了上學年,教師離職主要是個人或學校非能控制的因素,包括社會整體氣氛、教育政策及課程變更、家庭成員考慮和教育專業地位。
問卷也邀請校長寫下對教師離職因素的意見,答案包括:「社會情況」、「疫情影響」、「教育政策改變之大及速度前所未見」、「教育生態艱難」、「社會對教育專業的不尊重,不信任」等。
研究報告指,學校對學生和教師離開的趨勢並不樂觀,大部份學校相信趨勢會延續或輕微增加,小部份更認為會顯著增加。學校憂慮離校離職潮會影響學校以至整個教育生態,包括教育人才流失,影響教學專業質素、學校領導斷層及地區收生壓力等。
另外,約12%校長表示未來三年將會退休,另有近13%校長透露去向未定或會提早退休。
至於如何解決學生退學及教師離職問題,建議包括推行小班教學、增加教師人手、提高教師專業地位、認受性、自主性和士氣等。
該份研究報告強調,教師和學生離職離港代表著香港人才的流失,直接影響香港未來發展。同時,各年齡層的教師均出現離職潮,意味著學校青黃不接,教育質素受嚴重影響,如何在短時間內培訓足夠合適教師的問題令人憂慮。報告又提到,面對許多新教育舉措不斷推出、學生精神健康正出現嚴重問題,留下的經驗老師工作壓力倍增,或進一步促使仍在職教師提早離職。
報告結尾提出一個疑問,「教師、學生離開本地教育體制,是否代表信心問題?如何重建社會對教育的信心?如何重建教育工作者對教育的信心?值得深思。」
另一邊廂,香港教育局楊潤雄日前還在批評「躺平主義」令香港青年萎靡不振、強調要「糾正價值觀」和加強「愛國」教育云云。對於這項師生退學離職的最新調查,教育局回覆傳媒查詢時稱,家長有為子女選擇就讀學校的權利,香港屬開放型社會,學生流動也屬常態,局方會密切留意學生人數變化。至於教師流失,當局稱各行業從業員移民屬個人選擇,未必與行業或社會情況有必然關係,又稱部份國家和地區近年放寬及大幅降低港人移民門檻,令以往未有足夠條件移民的人士有更多機會移民海外。
香港的退學潮已引起外媒關注。德國之聲報導,自《香港國安法》實施,香港教育界面臨極大壓力,有近半世紀歷史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也已在今年9月11日解散。而據路透社9月報導,數間學校的校長透露,2021年教師離職率約為正常的兩倍。路透社引述一位45歲的人文學科教師方先生說,他已在7月份辭職並移民英國。辭職當天,他向學校表示:「如果有一天,有學生在樓下喊口號,我將不得不叫警察來逮捕我自己的學生。我做不到。」
責任編輯:李家宏